中药泡茶不能乱喝
专栏:药学科普
发布日期:2015-11-17
阅读量:4562
作者:佚名
收藏:

在你用中药泡茶的时候,你喝的其实不算茶,应该算药。所以即便是中药茶,乱喝也是会出事的。
  中药泡茶其实是种“药”
  中药泡茶,在我们看来是茶,在中医专家眼里却并非如此。
  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张钟爱主任中医师告诉记者,用中药泡茶在中医上,被称为“茶剂”,算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中药剂型了,是我们熟悉的汤剂的补充,和汤剂也是最接近的。只不过从外观来看,汤剂比较浑浊,而茶剂比较清澈,有效成分也不同,只不过都是一种水提物罢了。
  “一般市民常用来泡茶的中药,以各类花草最为多见,比如玫瑰花、金银花、蒲公英之类,还有一些叶、果、籽。另外,人参、西洋参、龙眼肉、枸杞子、陈皮、 胖大海等也都是泡茶饮的常客。”张钟爱说,不过绝非每种中药都可以泡茶饮,比如有毒的就不行,质硬的也不好,另外有些中药刺激性强,或者实在太苦、口味不 佳,就都不适合作为泡茶饮的材料。
  “通常挥发成分多的中药材,用来煎服效果并不好,但用来泡服就不错,比如各种花类,所以我们日常最常见的就是花草茶了。加上这些花草一般性质都比较温和,药性不会过于强烈,日常饮用安全性也比较高。另外就是一些常见的滋补品,例如人参、桂圆、枸杞子之类。”张钟爱说。
  这些“药茶”都不是随便喝的
  不过,既然中药茶严格来说得算是药,自然就不能乱喝。张钟爱就把时下最流行的中药茶给点评了一番,记者发现,这其中的学问真心不算少。
  枸杞菊花茶
  枸杞、菊花应该是这几年最普通的一种药草茶了。按照张钟爱的介绍,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,但菊花却有清热去火、清肝明目之效,所以这种茶有很好的灭火之效,而且无论虚火、实火都有效果。
  不过问题来了。菊花虽然清热去火,可它性偏苦寒,如果体虚之人多喝,就可能消受不起。如果是野菊花就更要注意,以为疏风明目、清热解毒的它,是脾胃虚寒者和孕妇必须远离的。
  至于枸杞,虽然它号称平民滋补圣品,许多人也习惯了随时抓一把用开水冲泡,但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。
  “有时候我们遇见一些人,正好感冒、发烧、腹泻,或者身体有炎症,这个时候吃枸杞就完全不对了。”张钟爱说,适合吃枸杞的应该是体质虚弱、抵抗力较差的人,而且要持之以恒,健康成年人每天15克左右就很足够了。如果单单是枸杞茶,长期喝或者喝太多,反而可能上火。
  另外,枸杞也有“保质期”,变质了的枸杞也不能用来泡茶饮,而许多人却并没有注意定期检查枸杞是否还在保质期,这就很危险。
  玫瑰花茶
  玫瑰花茶的确具有美容养颜、通经活络、软化血管的作用,所以不只女性适合多饮,可以辅助治疗妇科疾病,并有美容的效果外,对心脑血管、高血压、心脏病患者来说也不错。
  不过事实上,张钟爱遇见过不少人在饮用玫瑰花茶后,出现胃胀、腹胀的感觉。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不适应玫瑰花茶的口感所致;而且玫瑰花有一定收敛作用,所以便秘时就不宜再饮了。
  人参茶
  现在许多人也开始用人参、西洋参来泡茶饮。这其中尤其以人参药力强劲,虽然大补元气,但如果使用过量,就可能引起比较大的副作用。
  “老年人平时保健吃,我们推荐2-3片就足够了,而且还不能有禁忌症。泡茶也是如此。”张钟爱说,而且人参泡茶还特别有讲究,一定要慢慢泡,甚至可以浸泡一天来缓释药效、节省药材,而且喝茶后连茶渣(药渣)都可以吃掉。
  决明子茶
  决明子为常用中药,种子入药,具有清肝明目、降压通便的功能。所以许多便秘的人爱用决明子泡茶。另外,许多号称排毒的产品,如果你仔细去阅读其成分表,基本都能找到决明子的名字。
  不过,就是由于决明子有通便作用,服用后会导致腹泻,而长时间服用则可能导致更为复杂的便秘。另外,还有一种叫做黑肠病的毛病和它有关。因此,决明子茶虽然可以饮用,但前提就是饮用时间绝对不能长。
  黄芪茶
  “黄芪不适合久煮,所以泡水喝确实是比较好的选择。但要注意,单纯的泡水有时并不足以发挥黄芪药效。”张钟爱主任告诉记者。
  所以,要用黄芪泡水,可考虑使用刚烧开的开水,那样才能够泡出药味。
  胖大海茶
  这是又一种被经常滥用的中药茶。要知道,胖大海只适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嘶哑,因声带小结、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,用胖大海是没有效果的。所以那些“老烟枪”要缓解咽喉不适,戒烟比泡胖大海更有用。
  此外,寒性体质的人、常会腹泻的人,都不适合胖大海。而即便是对症的咽炎患者,胖大海泡茶饮1-2周也就够了,服用多了反而会损伤阳气,影响消化功能。
  如果是秋冬季的嗓子干痒,倒是可以用金银花、麦冬、桔梗、生甘草、胖大海和藏青果泡茶饮,效果还是不错的,但要注意,脾胃不好的人依旧不宜多饮。

 相关链接:http://health.sina.com.cn/d/2015-11-13/doc-ifxksqis4760752.shtml

上一页:用祛痰药当心过敏
下一页:中成药用错也很危险